本次的星途X挑戰(zhàn)賽上,星途攜全系車型全部到場,經過場所試駕、路試等多個形式讓大伙對星途麾下車型有了更深切、更徹底的理解。 這次到場的包括星途追風(緊湊級SUV)、星途凌云(中型SUV)、星途攬月(中大型SUV),三車定位依舊走高,品牌也根本達成了對SUV市場的全掩蓋;為了響應新燃料趨向,星途在本年3月份又帶來了插電版本的追風ET-i,咱們今日就要點體會下它。 追風ET-i,顧名思義便是追風的插電混動版本,設置層次和汽油版本維持高度絕對,不過尾部有著“ET-i”來表達其身份。內部裝飾科技感較足,包括Lion雄獅智云4.0體系、人臉辯別、AR實景導航等這點配置都有。 對這臺車感興趣,除了它是本年公布的新產物之外,也是星途裝載“星核能源ET-i全擎超混”技藝的首款車型,這套混動體系包涵有混動專用1.5T啟動機、前橋雙電機以及帶三個物理擋位的DHT。搭配TSD雙軸驅動模塊,百千米提速6.8秒,純電續(xù)航105千米,概括續(xù)航超越1000千米,虧電油耗4.8L/100km。 該混動體系具有“3擎3擋9模11速”等能力,3擎指雙電機+1.5T混動啟動機,3擋指三個物理擋位,9模是指9種事業(yè)形式(即單電機純電動、雙電機純電動、啟動機直驅、并聯驅動等等)、11速則指11種駕馭路面狀況變換(起步、中低速、高架、超車、紅燈、擁堵、快速道路、長途遠行、山道、快速調轉方向、冰雪/泥濘/砂石)。 比較于大伙熟知的比亞迪DM-i,追風ET-i這套混動體系第一大區(qū)分在于帶有3個物理擋位的DHT,構造要繁雜不少,技藝難度當然更高。甭管是單電機純電、雙電機純電,仍是啟動機直驅(本來也是混動)等形式,能源體系的對外輸出都會通過三擋位發(fā)展轉速/功率/扭矩的平衡改良,讓得全車在全速域、全工況全能做到功能和油耗兼顧,這是不帶變速器的同行難以做到的。 得益于TSD雙軸驅動模塊的存留,啟動機可行依據實質公路概況在最低介入點20km/h時介入提速,提供低速爆發(fā)力。這次在試駕中也能顯著感觸到這一絲,在混動形式下,盡管電機起步曾經夠強,但此時地板油或許急提速,啟動機會快速介入(那時車速可能就30km/h),和電機一同提供提速,啟動機介入夠早,電機+啟動機一同效用下的提速能力也充足強悍。 這說的仍是追風ET-i低速提速這類事業(yè)狀況,這套混動體系除了強能源、省油之外,本來最難得的一絲便是可行在不同工況下,滿足全情景高效的適應性,這也是星途這套混動比較于其余混動最焦點的競爭力。 更多車子新聞關心咱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