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有不少是擁有兩臺車的,一臺燃油一輛純電,交替使用,還能解決限購城市的多臺車問題。但同樣有很大的用戶群,他們只有一臺車,想要電動車的低成本日常代步,又想要油車的方便,這時候插混車是最合適的選擇。在插混市場,比亞迪和上汽是鉆研最深的品牌,這次MG領航推出的PHEV版是插混市場的全新選擇。 最新家族設計風格 最個性的插混SUV MG領航PHEV的造型是非常大的賣點,因為MG全新的家族化設計臉譜剛剛面世沒多久,整個造型的視覺沖擊力和話題度都足夠。 MG領航PHEV的顏值延續(xù)了燃油版的主體風格,獵鯊式前臉極富沖擊力,在一眾插混SUV里吸睛能力最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更足。 不要看MG領航PHEV的造型設計非常個性,但內飾設計還是走精致路線,總體的視覺和觸覺感受都很有高級感。 實用方面,MG領航的PHEV并沒有因為電池的增加就影響了實用空間。主要的電池都是加裝在底盤下方,整車的空間表現(xiàn)依然在同級很有競爭力。 現(xiàn)實的問題是,MG領航PHEV的起售價格為16.68萬元,相比燃油版MG領航自動擋車型的起售價高出約5萬元,那么憑什么讓車主為此買單呢? 更好的動力 更優(yōu)的油耗表現(xiàn) 區(qū)別當然是最核心的動力部分,MG領航PHEV的動力系統(tǒng)為1.5T發(fā)動機匹配電機系統(tǒng)。發(fā)動機是上汽“藍芯”1.5T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電機為高功率永磁同步電機、最終可實現(xiàn)最大馬力291匹、最大扭矩480!っ,匹配的為10速EDU智能電驅變速箱,可實現(xiàn)7秒破百。 實際開上MG領航PHEV的最直觀感受也是動力系統(tǒng)的差別,此前我試駕燃油版的時候,在超級運動模式下還是有點欲求不滿的,試駕完領航PHEV之后發(fā)現(xiàn),這臺車跟PHEV的造型明顯更配。 上車二話不說,摁下紅色的“超級運動”按鈕,整車瞬間“打滿雞血”,儀表和氛圍變成更熱烈的紅色,讓人躍躍欲試。 因為有電機幫忙“推一把”,整車的加速刺激度非常爽利,電機配合發(fā)動機能夠把動力持續(xù)推高,油門踩下去的動力響應速度和提速感都足夠讓人大呼爽快,而且在一般城市道路,加速的感覺是源源不絕,120km/h的限速前提下能提供持續(xù)的加速推背感。 而關掉紅色按鈕切換到EV模式又是另外一種體驗,這種模式之下,因為電機的原因,動力并沒有衰減感,而且整車極度靜謐。MG領航PHEV充滿電的時候純電模式可以續(xù)航75km,我測試了一下,出發(fā)時還有80%電量,開了約45km之后顯示電量為10%,也就是說正常駕駛電量耗完接近有70km的續(xù)航,當然我們這次試駕全程沒開空調,開空調的話對續(xù)航可能會有影響。 此外就是經(jīng)濟和普通模式,這兩個模式的駕駛感受跟普通燃油車類似,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這臺車在饋電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大概在電量還有10%左右的時候,EV模式就無法單獨起作用了,這個時候發(fā)動機會出來幫忙。從主觀體驗上來說,如果不看車里的能量流,車主是不知道發(fā)動機什么時候啟動的。 需要加速深踩油門時,整個動力也足夠日常使用,而且發(fā)動機的隔音效果跟燃油版基本一致。同樣的,盡管動力更強了,但MG領航PHEV也延續(xù)了底盤舒適的特性,山路駕駛的側傾感比較大。 因為相對燃油版整個后排和尾箱實用部分并沒有本質的差別,而且車內的科技配置也沒有任何縮水,這方面就不展開細聊。 結論很明顯,MG領航PHEV多出來的價格首先就是能上綠牌,這在上海和深圳這樣拍牌價格居高不小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大的優(yōu)勢。此外相比燃油版,插混版的動力更好油耗更低,更加經(jīng)濟又更有力量這也是明顯的優(yōu)勢。所以結論很明顯,如果是一線限購城市,MG領航PHEV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然如果非一線限購城市,充電也沒那么便利的話,燃油版的領航是更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