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qū)國民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
《石家莊市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實行方案》曾經市政府探討同意,現予以印發(fā),請認真落實執(zhí)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石家莊市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實行方案
依照河北省國民政府辦公廳《對于印發(fā)河北省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方案的通告》(辦字〔2010〕161號)的請求,咱市被列為全省推廣新燃料公交車的示范都市之一,市區(qū)公共交通從2011年到2013年實現新燃料車子(包括天然氣車子、混合能源車子、純電動車子等)達90%的指標。現聯合咱市實質制訂方案如是:
一、咱市新燃料公交車現狀
2010年咱市市區(qū)大家都有公交車2910輛,此中天然氣公交車2000輛,占68.7%。2011年咱市新購天然氣公交車400輛。天然氣公交車數量達到2400輛,在市區(qū)范疇內,天然氣公交車占比達到了75%以上。日前公交體系具有加氣站6座,電力體系建有充電站一座。
近年來,咱市下鼎力氣革新置辦天然氣公交車,2009年布置資金33738萬元置辦公交車600臺;2010年布置資金12280萬元置辦公交車302臺;2011年布置資金23500萬元置辦天然氣公交車400輛。正好建造的南位泊車場概算資金為8665萬元,日前已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估計2012年”五一”前完工。
二、全體思路和最重要的指標
(一)全體思路
1.政府引導,公司運作。政府要同一規(guī)劃,協調行動,把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與新燃料車子推廣計劃緊密聯合起來,加大政策性資金扶持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公司為主體,規(guī)范運作,依法經營,保證新燃料車子尋常運轉。
2.循序漸進,示范拉動。依照”踴躍推行,穩(wěn)步實行”的請求,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將市區(qū)90%以上的公交車分批次替換成新燃料公交車。構建健全節(jié)能與新燃料車子的運營組織治理、政策扶持和技藝效勞體制,實現節(jié)能減排,改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
(二)最重要的指標
1.踴躍推廣新燃料公交車,實現公交由慣例燃料車子向新燃料車子的轉變。2011年市區(qū)新燃料公交車數量達到75%以上;2012年達到80%以上;2013年實現新燃料公交車達到90%以上的指標。
2.加速供能設備建造,保證新燃料車子供能須要。配套建造4座概括場站(包括概括樓、加油、加氣、充換電、機動車修理、泊車等)、5座始發(fā)站和3座簡易加氣站。在現存一座充電站的根基上,進一步規(guī)劃改善充電設備建造,一步步實現供能設備便捷化和網站化。
三、事業(yè)環(huán)節(jié)
(一)實行方案制訂階段(2011年上半年)。依據《河北省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方案》(之下簡單稱呼《方案》),聯合咱市實質,制訂詳細的實行方案,報省政府登記后組織實行。
(二)供能設備規(guī)劃和建造發(fā)動階段(2011年上半年)。與新燃料車子運營須要相配合,做好供能設備規(guī)劃,依照國度相干準則,發(fā)動供能設備建造。
(三)示范利用階段(2011年7月-2013年7月)。采納新加、尋常革新、提早革新等形式,在公交體系一步步加大新燃料車子投放數量。同一時間加速新燃料公交車供能設備建造,根本造成布置合乎道理、迅速便利、準則同一的供能設備網站,保證新燃料車子加氣及充換電的要求。
(四)總結估價階段(2013年下半年)。咱市要對新燃料車子利用發(fā)展認真總結估價,對三年來新燃料公交車運營的成果發(fā)展剖析總結,應接省政府對咱市新燃料車子利用發(fā)展估價驗收,為咱市新燃料車子進一步進行提議意見和提議。
四、供能設備的建造與運營
(一)調度新燃料機動車構造,增添購置新燃料車子力度、增建配套設備以便達到《方案》對于新燃料車比重的請求。依照省政府《方案》,2011年、2012年、2013年示范都市公交車新燃料車子比重區(qū)別達到75%、80%、90%計算,咱市要加速調度機動車構造,增添購置新燃料車子力度。2011年到期作廢柴油車128輛,相應購置革新天然氣車400輛,主市區(qū)實現商用機動車總量達到3182輛,此中天然氣車總數達到2400輛,年內實現新燃料車比重75%以上(達75.4%)的指標;2012年需作廢柴油車250輛,年內置辦新燃料車450輛,實現商用機動車總數為3382輛,此中新燃料車總數為2850輛,可實現新燃料車80%以上(達84.3%)的指標;2013年作廢柴油車250輛,置辦新燃料車450輛,實現商用機動車總量3582輛,此中新燃料車為3300輛,可實現新燃料車90%以上(達92.1%)的指標。
依據以上測算,2011-2013年需累計作廢柴油車628輛,置辦新燃料車1300輛。
(二)供能設備建造。依照國度公交始發(fā)站泊車場規(guī)劃提議準則200M2/輛,須要63萬平方米用于機動車停放,缺口達40多萬平方米,遠不行滿足機動車停放的要求。日前2087部機動車是靠租用、借用的43個泊車場所和在市區(qū)公路兩邊暫時停放的,源于場站不足給運營制造帶來相當大難題。為保證公交運營制造及可持續(xù)進行,改進廣泛市民的乘車及換乘要求,擬建造公交場站、油氣站方案如是:
在三環(huán)附近規(guī)劃建造公交概括泊車場及始發(fā)站,各相關縣(市)、區(qū)用地不少于100畝。先期建造公交概括場站4個、始發(fā)站5個,共計9個場站。此中長安區(qū)3個、裕華區(qū)2個、新華區(qū)1個、橋西區(qū)1個、高新區(qū)2個。在二環(huán)附近建造加氣站3個,占地面積各20畝。
(三)充(換)電站設備建造方案。咱市現建成一座充電站————位同充電站,建筑面積約2230平方米,規(guī)劃建造范圍為10臺直流充電機和4臺交流充電樁,一座概括樓和其它相干協助設備。2010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運用,范圍為5臺直流充電機和3臺交流充電樁,一座概括樓和其它相干協助設備。公交車充換電站設備的建造,將依據電動公交車進行概況、運營數量、運轉線路起始站點、泊車場的位子,以及預留的占地面積,適時建造電動公交車充換電站。
五、保證舉措
(一)組織保證。
市政府成立石家莊市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領導小組。構成如是:
組長: 王大虎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副組長:蒲國良市政府常務副秘書長
賈東旭 市發(fā)改委黨構成員、燃料辦主任
劉生彥 市財政局副局長
張國慶 市交通局副局長
成員: 杜敏海市國土局副局長
王曉維 市建造局副局長
楊若威 市規(guī)劃局副局長
崔同英 市安監(jiān)局副局長
李新啟 市科技局副局長
白振剛 市燃料辦副主任
魏鎖均 石家莊電業(yè)局副局長
朱華衛(wèi) 市消防支隊防火處處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發(fā)改委,辦公室主任由市燃料辦副主任白振剛兼任,辦公室事業(yè)人士由相干部門人士兼任。詳細負責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的組織、協調、推行和監(jiān)督考核事業(yè),制訂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方案、供能設備建造和運營準入政策及治理法子等事業(yè)。辦公室定期舉辦會議,向領導小組報告事業(yè)進展概況,存留難題及下一步事業(yè)設想等。
(二)政策及資金保證。
一是貫徹好國度對新燃料車子的優(yōu)惠支持政策;二是踴躍爭取省政府對新燃料車子示范推廣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三是加大資金籌措力度,扶持新燃料公交車名目建造和展開試點推廣事業(yè)。
(三)展開交通作用評價。
組織展開供能設備建造前對附近交通作用的評價,達到充電機動車數量、停放出入與附近公路要求相適應,確保交通平安通暢。
六、組織實行及職責分工
市發(fā)改委牽頭負責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的組織、協調、推行和監(jiān)督考核事業(yè),制訂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示范工程全體方案、供能設備建造和運營準入政策及治理法子。市交通局負責指導都市公交體系新燃料車子運營及維護,依據省、市下達的考核任務,制訂年度革新替代計劃及方案并負責貫徹。市財政局負責制訂和貫徹新燃料車子推廣利用財政扶持政策,與市交通局溝通銜接,參加年度革新計劃的制訂及資金的貫徹,并負責爭取省補貼資金的協調溝通。市規(guī)劃局負責指導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建造規(guī)劃的相關事業(yè),貫徹場站規(guī)劃選址及相關手續(xù)的處理。市國土局負責根據規(guī)劃選址,做好供地處理的相干事業(yè)。市科技局牽頭爭取全中國新燃料車子試點都市,指導和扶持新燃料車子及供能設備的要害技藝研發(fā)及資產化,推進新燃料車子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建造。市建造局負責指導協調天然氣加氣站施工進程中的檢查、監(jiān)督及加氣站燃氣經營許可等事業(yè)。市消防支隊負責指導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建造的消防事業(yè)。市安監(jiān)局負責監(jiān)督新燃料車子供能設備平安制造事業(yè)。石家莊電業(yè)局依據公交場站的建造和運營線路,負責指導電動車子充換電站的建造。市公交總企業(yè)負責新燃料車子的平安運營、場站建造,與規(guī)劃、土地部門銜接,做好城區(qū)與組團縣交通樞紐規(guī)劃和建造,實現都市迅速交通接力;布置好電動車子運營線路,做好司乘人士培訓;踴躍研究加氣站及場站建造的多元化投入形式,降低財政壓力。各相關縣(市)、區(qū)政府負責本轄區(qū)內新燃料車子名目建造、利用推廣、場站選址、供能設備建造中相關土地、規(guī)劃協調事業(yè)及拆遷補償等事業(yè)。
七、試點事業(yè)總結
2013年下半年對試點事業(yè)發(fā)展周全總結,為咱市下一步進行新燃料車子資產和新燃料車子推廣利用積累經歷,奠定根基。同一時間對在試點事業(yè)中做出突出奉獻的單位和私人賜予表彰獎勵。